金融供给全面提质增效,广东多项指标继续全国第一。
7月24日,广东首次举办银行业保险业2025年上半年新闻通气会。会上,广东金融监管局党委委员、二级巡视员黄海晖通报上半年银行业、保险业发展情况,披露了一系列数据和改革动向,显示出广东在稳增长、促转型、防风险方面持续加码,全省银行业资产、负债、存贷款,保险业资产、保费收入和承保利润等规模指标持续稳居全国第一;外贸、内需、科技、县域、民企,条条赛道都在发力;房地产“白名单”项目数、授信和落地金额全国第一。
支持外贸、激活内需,一个都不落。上半年,广东金融大力支持稳外贸、扩内需。截至6月末,广东辖内外贸企业贷款余额超1.8万亿元,比年初增长12.5%,为近2600家外贸企业办理无还本续贷近100亿元。1—6月广东短期出口信用保险承保金额 6213.15亿元,同比增长29.34%,服务企业3.2万家,年内赔付涉美案件金额超1500万美元。数据也显示,广东尽力满足消费品“以旧换新”需求,满足消费品“以旧换新”融资需求,辖内个人消费贷款余额达1.3万亿元。
科技金融“多点开花”。科技金融加快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。AIC股权投资、科技企业并购贷款、知识产权金融生态等科技金融“三项试点”率先在广东全面落地。6月末,全辖科技贷款余额3.6万亿元,比年初增加3227亿元;1—6月,科技保险累计为科技企业提供风险保障3.11万亿元,同比增长76%。
县域金融供给提速。广东县域金融供给更多、结构更优、覆盖更广。6月末,辖内涉农贷款、普惠型涉农贷款余额分别为2.44万亿元、5834.06亿元,分别较年初增长7.75%、10.1%。农险提供风险保障1375.99亿元,同比增9.68%,赔付支出35.7亿元,同比增10.79%。数据显示,广东县域金融供给提速。县域贷款规模超1.71万亿元,三年平均增速约12.29%。
民营小微全面给力。金融助力广东民营小微经济焕发活力。截至6月末,广东金融业累计走访企业910万户,授信超47万户,发放贷款1.53万亿元,贷款利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约0.6个百分点。金融助力中小微企业稳定融资性现金流预期,辖内中小微企业续贷余额同比增长59.69%。
房地产政策精准发力。上半年广东房地产“白名单”扩围增效。至6月末,辖内银行已为1812个“白名单”项目提供授信10918.29亿元,落地8327.96亿元,项目数、授信金额及落地金额保持全国“三项第一”。房地产信贷稳中有增,房地产开发贷款、个人住房贷款余额分别同比增长7.30%、1.17%。
金融应急机制更健全。今年,台风“蝴蝶”、“韦帕”及强降雨灾害袭击广东。广东首次启用“广东大灾互认救助APP”,在6个受灾地市实现车辆水浸案件定损互认,全辖保险业累计接报案近3万件,已支付保险赔款3.22亿元。至6月末,巨灾保险覆盖全辖14个地市,今年已支付赔款超2000万元。
高水平对外开放提速。金融业改革和对外开放向更高水平迈进。港澳银行内地分行决定开办借记卡业务,实现“零的突破”。“跨境理财通”试点扩容升级。截至6月末,大湾区参与试点个人投资者达16.17万人,办理资金跨境汇划金额1180亿元,分别较试点优化前增长120%、672%。
中小机构改革提速。金融风险防范化解方面,广东推进中小机构减量提质,辖内已累计17家村镇银行获批被吸收合并,今年批复2家村行解散及9家村行吸收合并。
金融业“反内卷”,广东先行一步。值得一提的是,广东正纵深推进、重拳整治行业乱象。据介绍,广东印发银行业保险业“内卷式”竞争负面清单,指导行业协会研究制定反不正当竞争自律公约。数据也显示,今年以来,银行业净息差降幅有所收窄,保险“报行合一”显效,银保业务手续费及佣金规模较2024年同期压降5%。
黄海晖表示,下一步推动金融政策与地区经济、财政、产业政策紧密协同,加力加劲支持经济运行向好向优。
南方+记者 黎华联 陈颖 张艳 实习生 陈楚恒
般牛网配资,配资论坛官网登录入口,成都正规配资公司有哪些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